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快讯 >

“可怕”的不是暑假,而是贩卖焦虑和兜售套路 | 睡前聊一会儿

2023-07-04 10:41:07 来源:人民日报评论

睡前聊一会儿,梦中有世界。听众朋友,你好。​

“一年级暑假最可怕”“二年级暑假很危险”“初二孩子最容易出现问题”……你刷到过这样的短视频吗?最近,此类短视频在网上热传,相同的话术、类似的剪辑,让不少家长紧张起来。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。

在视频博主摇身变成的“资深老师”口中,不管哪个年级的暑假,都是如此“可怕”“危险”。所谓可怕,是指暑假期间不好好补习课程,就会错过时机,在竞争中落于下风。关照看似贴心,却未必出于真心,只是念起了“生意经”。类似视频中,有的博主讲着讲着就开始卖课、卖书,不少短视频还内嵌购物橱窗、链接。仔细分辨其话术,大家就会明白“醉翁之意不在酒”,而在于让家长焦虑紧张,赶紧去购买其兜售的教材或课程。


(资料图片)

图源网络

通过传播视频、炒作话题为产品导流,让流量变现,本是常见的营销手段。与过去那些“英语要提前学”“奥数是敲门砖”以及“幼小衔接要重视”“小升初决定命运”“每个阶段都要防止被甩掉”的宣传相类似,“可怕的暑假”无非是商家炮制出来的最新话题,让家长认同“超常学习”才是“正常学习”。归根结底,是打着关心孩子的幌子怂恿补习,实质上是贩卖焦虑、恐吓营销,利用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实现自己的商业利益。

有人说,家长的钱最好挣。类似营销之所以屡试不爽,正是利用了家长的共同心态: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,也不应输在放假期间。一些家长明知补习没有尽头,但出于“你不补怎么知道别人不补”的焦虑,本着“多学一点总没错”的心态,纷纷解囊为孩子加一道“保险”,为自己买一份心安。加之互联网时代,由于平台通过算法推荐,可能形成“信息茧房”,家长只要看过几条“可怕的暑假”视频,很快就会有大量同类信息扑面而来。在信息的狂轰滥炸下,一些家长愈发紧张,最终选择“缴费投降”。

客观来说,如何让孩子过好暑假,确实令不少家长“头疼”。自己要上班,孩子没法管;请老人帮忙,怕无法提供学业指导;自己做作业,又怕孩子不够自律;可以适当放松,也担心成为“脱缰的野马”;参加夏令营、特长班,挑选高性价比的优质教育产品并不容易……当孩子无法在学校进行系统学习时,安排漫长假期的重任落到父母头上。既能兼顾多种需求,还要现实可行,实际并不容易,家长的暑假焦虑实实在在。让孩子报班补习,也是一种临时“托管”的无奈之举。但也要知道,愉快假期不等于荒废学业,补习也不应该盲目跟风。

拒绝跟风补习,家长应看清套路。一方面,“双减”政策坚决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,一些机构改头换面推广补习,违反政策规定,对这样的违规课程最好“敬而远之”。另一方面,正如有媒体报道,“可怕的暑假”视频是平台模板化生产和流量奖励机制的产物。无论内容好坏,贩卖焦虑的新样本一经出现,就会迎来蜂拥而上的“模仿”,直至流量红利消耗殆尽。可以说,明白套路所在,才不会跳入陷阱。

拒绝跟风补习,家长应理清思路。暑假本身是繁忙学业之中的调剂,在张弛有度中蓄积成长潜力。时时绷紧学习之弦,效果未必尽如人意。进一步说,孩子需要的是全面发展,培训不能成为假期的全部。在出游旅行中开阔视野,在体育运动中强健身体,在劳动实践中体味收获,在亲友相聚中获得助益……多彩的假期活动正是为了孩子的茁壮成长。一言以蔽之,如何帮助孩子规划假期,考验着家长的教育观。想清楚什么对孩子最重要,或能做出更好选择。

当然,帮助孩子过好暑假,不只是家庭的事。违规卖课、蹭炒教育热点等行为,需要相关部门严厉打击;为收割流量和商业利益而“贩卖焦虑”的内容,平台也要负起监管责任来。更重要的是,多方应协力破解家长暑期带娃难,点亮孩子们的多彩暑假。眼下,不少地方发挥学校、社区优势,为学生开启托管服务,开放教室、图书馆、运动场馆等资源,提供阅读指导、文体活动、兴趣拓展等服务。有家长点赞:“神兽”放假不用怕,“官方带娃”上线了。持续加强相关探索,家庭、学校、社会携起手来,家长也将少一分压力,孩子的暑期生活也将更加多彩。

这正是:诚意视频本套路,保持定力莫轻入。

大家晚安。

(文 | 田卜拉)

标签: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 ©  2015-2022 北冰洋科学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3   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